首页 / 管理动态 / 项目进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未来5-15年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政策建议研究”开题论证会顺利举行
    2025/9/4 17:54:06    点击量:494
  • 2025年6月28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未来5-15年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政策建议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华东师大顺利举行。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冯学钢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刘乃全教授、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伟长学者”高子平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焦华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汪涛教授、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王琛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程进研究员等专家组成员应邀出席。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林兰研究员、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孔翔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地理科学学院滕堂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曹贤忠教授四位子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参会。此外,来自北京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南大学等5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研讨会。会议开幕式及专家研讨分别由曹贤忠教授和冯学钢教授主持。

    主旨报告环节,项目首席专家曾刚教授对项目背景与意义、问题与目标、内容与任务、路线与成果等四个方面做了系统介绍。他指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是本项目的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中国已形成了以四大板块为支撑、五大区域战略为引领、其他重点战略为补充的“4+5+X”战略崭新格局,而我国内部空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不足,革命老区内生发展动力缺乏,未来5-15年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刻不容缓。为此,项目组拟从科技、生态、关系等增量型三要素替代资本、劳动力、土地等消耗型三要素的趋势入手,分析未来5-15年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条件,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师大方案”。林兰研究员、滕堂伟教授、孔翔教授、曹贤忠教授等四位子课题负责人也分别介绍了子课题研究重点与研究方案。

    评议研讨环节,与会专家认为,该项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研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技术路径可行,预期成果值得期待,同意通过开题报告。此外,专家组还建议项目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聚焦未来5-15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不贪大求全,在我国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区域发展理论创新、长三角创新发展国际影响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新思维、福建三明革命老区(边缘区)内生发展新模式、我国南北地域发展文化差异及其区域治理方式分析等领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时代多源大数据方法,细化研究空间单元的“颗粒度”,大胆探索,力求取得突破性新成果。

     
  • 来源:    编辑人:
    相关导读:
 
Copyright ©2001-2025 伟德下载链接 All Right Reserved
访问量:       沪ICP备1302218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2147号




Baidu
map